PPR(polypropylene random),是聚丙烯无规共聚物的简称,可加工成为管材,也可注塑成为管件。它的高分子链的基本结构用加入不同种类的单体分子加以改性。可广泛用于管材、片材、日用品、包装材料、家用电器部件以及各种薄膜的生产。
一、化学结构
PP无规共聚物一般含有 1- 7(重量)的乙烯分子及 99— 93(重量)的丙烯分子。在聚合物链上,乙烯分子无规则地插在丙烯分子中间。在这种无规的或统计学共聚物中,大多数(通常 75)的乙烯是以单分子插入的方式结合进去的,叫做X3基团(三个连续的乙烯[CH2]依次排列在主{TodayHot}链上),这还可看成是一个乙烯 分子插在两个丙烯分子中间。
另有25的乙烯是以多分子插入的方式结合进主链的,又叫X5基团,因为有5个连续的亚甲基团(两个乙烯分子一起插在两个丙烯分子中间)。很难把X5和更高的基团如X7、X9等加以区分。鉴于此,把XS和更高基团的乙烯含量一起统计为>X3。
无规度比值X3/X5可以测定。当X3以上基团的百分比很大时,显著降低共聚物的结晶度,这对无规共聚物的性能影响很大。共聚物中高含量的乙烯对聚合物结晶度的影响,类似于高无规聚丙烯含量时的作用。
无规PP共聚物不同于均聚物,因为无规地插入聚合物主链中的乙烯分子阻碍了聚合物分子的结晶型排列。共聚物结晶度的降低引起物理性质的改变:无规共聚物 与PP均聚物相比刚度降低,抗冲击性能提高,透明度更好。乙烯共聚物还有较低的熔化温度,这成了它们在某些方面应用时的优点。
无规共聚物含有较多的可革取物和无规PP,以及乙烯含量高得多的聚合物链。这种较高的可革取物含量,视不同的聚合过程,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所有的商品共聚物材料中,并在满足联邦食品管理局(FDA)关于食品接触的{HotTag}规定上造成困难。
二、生产工艺
PP-R管的生产工艺为挤出成型工艺,首先加料斗内的PP-R原料靠自重进入挤出机,在挤出机料筒内经加热挤压混合,充分塑化后从挤出机口模挤出,进入定 型台,定型后的管材经牵引机,通过定长测定,由切割机切断,管材经检验合格后入库。相应的管件采用注射成型方法生产。
管材生产工艺流程:PP-R原料→真空吸送上料→料斗贮存→进料→挤压成型→冷却定型→牵引→切割→检验→入库管件生产工艺流程:PP-R原料→输送上料→料斗贮存→进料→加热熔融→挤压注塑→冷却定型→开模→检验→入库.
管材挤出参数:(1)螺杆转速5~38r/min(2)机筒温度分布1~2区180~190℃3~4区200~210℃模具温度200℃牵引速度 2~20m/min管件注射参数:(1)机筒温度分布机筒后部160~170℃机筒中部200~230℃机筒前部180~200℃(2)喷嘴 170~190℃(3)模具40~80℃PP-R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经破碎后可再次加以利用,这就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并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 济效益。